9/01/2008

木工私塾隱居山林間-文-李雪如 執行-蕭雅馨 攝影-王詩雲

本文原載:木的感官之旅 GQ Caf’e 02, PP 43~45, 2008 Summer

GQ caf'e 有關於懷德居的報導喔~~ 最重要的是: 這份刊物是免費放在星巴克咖啡廳讓大家取閱的, 有很多很貼近生活的專欄 & 很實用的資訊~

 http://hdg.tosaint.com/

 1004870810.jpg

從林口市區順著縣道106 的蜿蜒山路往嘉寶村方向走,在群山環繞的零星幾戶住家之中,有座木工實驗學校─懷德居,就隱身在蒼翠的樹叢間。不過這所木工學校可不是尋常職業訓練中心,習藝的學員來自各行各業,有室內設計公司的負責人、暫別忙碌工作生涯的上班族,也有 60 歲才得以圓夢的老先生,共同的興趣讓素昧平生的學員們齊聚一堂,透過每星期一整天的身體勞動,換得心靈的滿足和壓力的釋放。

[gallery=26]

森林之子創校始末

出生於林口嘉寶村這個群山環繞之地,木工學校創辦人林東陽引用 19 世紀德國林學大師柯塔(Heinrich Cotta, 1811 年創辦德國第一所私人林業學校)的話「我的出生決定了我的職業」,形容自己就像「森林之子」與林木結下不解之緣,長大後就讀中興森林系並赴美深造,更以此做為終身職志。


4 年前,教了二十幾年家具設計的林東陽從北科大退休,多年來收藏了千餘冊家具相關書籍本想捐給學校,可是學校卻礙於空間有限拒絕了。抱著「政府不做,民間做;別人不做,自己做」的心情,林東陽在自己老家的三合院騰出西廂空間,籌設「懷德居家具知識館」。林東陽仿效美國著名 High Point 家具圖書館的理念,結合上千冊家具藏書,並購入90 張「Vitra 設計博物館」以1:6 比例打造的世界名椅模型,希望能做為台灣家具研究者的知識平台。

雖然處於偏遠山區,卻也不少人循線找到懷德居,總有人會問林東陽有沒有開班授課,在提供家具知識之餘,林東陽也著手創辦木工學校。家具知識館用的是林東陽 老家的古厝,木工學校的工場則是由林家的豬舍改建。從整地開始,一點一滴搭建出目前上課的教室,他不但自掏腰包,還帶著籌設企劃案到木工機械公司拜訪。30 年來產學互動建立的深厚關係,讓林東陽辦校的創舉得到業界熱烈響應,最後由一家公司捐贈一款最新機種,木工學校使用的圓鋸機、鉋木機、鑽孔機、砂磨機、集塵機等各種木工機具一一到位,木工學校已然成形。

走進木工學校的大門,迎面看到一堵鑲嵌著竹窗的木牆區隔內外,全由大小不等的台灣木材拼築而成,展現台灣國產樹材的豐富性,也將進門的學員們帶向一個手作 的木工世界。牆的內側則是由台灣慣用的進口木材組成,裡外呼應別有一番風趣,就和木工學校使用的機具一樣,這些木材也都是由木材行捐贈的餘料,懷德居木工 實驗學校因為各界的支持,才能順利誕生。


  強調手作的啟發式教學

林東陽說:「成立學校是為了讓英雄有用武之地,還有讓想學木工的人有個可以學習的地方,」所謂「英雄」指的就是在木工學校教課的老師們,「我每個月付給他們跟大學教授一樣的薪水,就是為了讓他們可以專心創作。」62 年次的林彥志,曾是林東陽的學生,當初本著對手工木作的熱誠,在沒有資金沒有材料的情況下,4 年前毅然辭去家具公司的廠長工作,成立了個人工作室從事木工家具的創作,林東陽本著愛才惜才的想法,聘僱他成為懷德居的教師,林彥志坦言假如沒有木工學校這份固定收入,他很可能已經為了生計重回家具工廠,根本不可能像現在能全心投入個人創作。

在還沒有踏進木工學校以前,總以為教木工的老師會是上了年紀的老工匠,但林彥志年輕的模樣,常讓初次上課的學員投以懷疑的眼光。「一開始他們都認為老師這麼年輕,真的會教嗎?但只要我拿起刨刀、鋸子跟他們做一樣的動作,兩相比較,往往就能讓他們信服。」林彥志笑著表示。

在木工學校上課,除了入門的磨刀、材積計算、認識各種木材等基礎課程,對學員們來說,更是一場美的體驗與學習。林彥志不但在課堂上與學員們分享自己創作時 的體會,究竟什麼是美?什麼樣的比例才算好?也透過「做中學」的問題討論,帶給學員們更多的啟發,台灣制式教育很習慣給學生標準答案,但林彥志的教學卻跳 脫傳統。他給每位學員的第一份作業都一樣,都是做一只盒子,但要求做法絕不能重覆,學員們在思考自己該如何完成作品的過程中,同時也在學習什麼是設計的真 諦。

課後心情好到星期一

「我 每次來上課,心情都可以一直好到禮拜一」,一位女學員將所有工具都收進工具箱,離去前仍難掩興奮地說。在這個體制外的木工學校上課,其實並不輕鬆,撇開路 途遙遠不談(甚至還有學員遠從中部來),每個人為了上課,不分男女都是一大箱的工具加木材,在大部分人渴望睡到自然醒的周末,他們得一大早驅車趕到位於林 口山區的木工學校上早上 9 點的課。每位新學員剛入學的時候,都得從磨刀開始學習,光是磨刀就得花掉兩、三次上課時間,如果沒有足夠的熱情,恐怕就被這單調乏味的動作給嚇得半途而廢。

雖然退休卻仍為實現理想而努力的林東陽,為了怕學員中途「落跑」,凡是報名木工學校的學員,都得先經過他的面試。或許是源於自發性的學習,報名參加的學員也都格外有熱誠,在學校招收第一期學生的時候,有位59歲的老先生前來報名,他跟林東陽說他一直想學木工,這是他一生最後一次的機會,不想再錯過,到現在他仍每期參與。

2006 年木工學校成立至今已經招收 4 期學員,木工學校也逐漸打開知名度,不少學員還接續著上課,如今已升上 4 年級,然而,由於一班最多只能容納 20 名學員,即使很多人想報名卻沒空缺可補。這也成為木工學校的特色,一個班級裡集合了一到四年級各種不同學習階段的學員,由老師針對每個人可能遭遇的問題和資質的不同因材施教。

儘管老 師只花十分鐘就能完成的工作,學員們可能得花幾小時甚至幾次的上課時間才能做到;儘管學員們在各自的工作職場上都已獨當一面,但在木工學校裡卻像是重回學 生時代,凡事都得從頭學起,但這一點都不阻學員的熱情,大家還是對這周末一早就開始的木工製作樂此不疲。每個人想做的東西都不同,有位義大利回來的女生想 做艘船,有位在誠品武昌店開設服飾店的店老闆店內裝潢陳設全都自己來……木頭家具因為質樸而溫潤的手感博得不少人的喜愛,如果是自己動手做的,那種好感恐怕是以千萬倍來計算吧!期望這所學校可以持續下去,讓更多有志於學習木工手作技藝的人,有良師益友可以互相切磋交流。

關於懷德居木工實驗學校
2006 年成立,仿照一般學制,一期 4 個月共 16 堂課,也有寒暑假。以「心手合一,勤工儉學」為校訓,強調「做中學」的精神,每周四、六、日有課,上課從從早上 9 點到下午 5 點,學費 1 學期 4 個月,保證是人人都付得起的金額,唯材料和工具得自行添購。

林東陽
懷德居的創辦人,從事家具設計教育二十幾年,退休後繼續推廣家具知識,先後成立「懷德居家具知識館」「懷德居木工實驗學校」,收藏不少世界經典名椅,希望能以一年一張的速度收集自己喜歡的椅子,現正著手籌備「家具體驗館」,將他所收藏的名椅透過定期展覽的方式,讓民眾有機會親自體驗。林東陽更希望能改變大家購買奢華精品才是品味象徵的想法,人人都能買件好看又耐用的經典家具擺在家裡。

  林彥志
一位畫家鼓勵林彥志做出「放進美術館的雕塑或藝術品」的家具,讓他毅然辭掉家具工廠的工作,4 年 前在三峽成立工作室,從事木工家具的創作。林彥志在木製家具之中注入新意,創作出以衝浪板為靈感的衝浪長凳,以不同木材原色拼接的椅面構成一幅美麗的圖 畫。除了在懷德居木工實驗學校的教課,林彥志相當熱衷於個人創作,常常工作到晚上十一、二點,目前手上的訂單已然應接不暇。